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
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
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
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
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
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
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解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情趣的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生活情趣,以及寄情自然、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态。全诗四联,首联总写自己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方式。颔联写在泉上的生活是自由的。颈联进一步说明泉上环境优美,可以怡情养性。尾联以“惬心则自适”作结,点明主旨。

【答案】

译文:

我漫无目的地漫游已久,不想受任何拘束。

每当来到潓泉水边,心情就感到舒畅安宁。

草堂设在山弯处,水清波涵映阶除。

松竹荫蔽幽深小径,清澈的泉源涌出坐隅。

筑成塘坝列种菜畦,引泉水灌溉时蔬。

又建在郊外的园林,正适合静心修养的人居住。

内心满意就自得其乐,喜好不同人也不一样。

这里如能安身,就不去佩戴铜质的虎符。

赏析:

此为隐者之歌,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生活情趣。诗中写泉上生活自由惬意,泉边草堂环境清幽,泉流灌溉菜园,筑塘列圃畦,引泉水灌时蔬,皆见隐居生活之闲适。而“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更表明了作者归隐山林,不受世俗羁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