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
德施蕴蕴,蕴蕴如何。
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
化流瀛瀛,瀛瀛如何。
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注释】
猗皇:美。至圣:极圣。惠:恩惠。蕴蕴:丰富。不全不缺:没有缺失,没有多余(指恰到好处)。靡(mǐ)知所贶(kuàng):没有人知道他有什么赏赐(赏赐)。猗:叹词。至俭:最节俭。明:明智。化:教化。化流:教化流传。瀛:广大无边。虢(guó):同“国”。赩(yù):同“郁”,繁盛。莫知其极:没有人知道它的终极(指教化的极致)。
【赏析】
《二风》是《诗经·国风》中的一组诗歌,共十篇。这是其中的第五篇。此诗以咏叹的口吻,赞美舜帝的至圣与至仁。
首章写舜帝之德。“猗皇”是美称,“至圣”、“至惠”是颂扬舜帝的德行。“德施”即德泽,指舜帝对百姓的恩惠和德泽。“蕴蕴”是丰富,“蕴蕴如何”是问舜帝的德泽如何表现。“不全不缺”是指舜帝对百姓的恩惠,没有一点遗漏。“靡知所贶”意为没有人知道他有什么赏赐。“猗皇”是美称,“至圣”是颂扬舜帝的德行。“至惠”是颂扬舜帝的恩惠。“德施”指舜帝对百姓的恩惠。“蕴蕴”是丰富,“蕴蕴如何”是问舜帝的恩泽是如何表现的。“不全不缺”是指舜帝对百姓的恩惠,没有一点遗漏。“莫知所贶”意为没有人知道他有什么赏赐。这两句诗通过反复的咏叹,表达了诗人对舜帝的敬仰之情。
第二、三两章写舜帝之德。“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这两句诗用两个“至”字来形容舜帝的德行,强调他的德行是无与伦比的。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德施蕴蕴,蕴蕴如何?”这两句诗通过重复提问的方式,强调了舜帝的德行是多么的伟大和深远。这两句诗通过反复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舜帝的深深敬仰之情。
第四、五两章写舜帝之德。“不全不缺,莫知所贶。”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无私和大度。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舜帝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他的深深敬仰之情。“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这两句诗用两个“至”字来形容舜帝的德行,强调他的德行是无与伦比的。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化流瀛瀛,瀛瀛如何?”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远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舜帝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他的深深敬仰之情。
第六、七两章写舜帝之德。“化流瀛瀛,瀛瀛如何?”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远见。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他的深深敬仰之情。“不虢不赩,莫知其极。”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描述,展现了他的神秘和莫测。这两句诗通过对舜帝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他的深深敬仰之情。
这首诗以咏叹的口吻,赞美了舜帝的至圣与至仁。通过对舜帝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无私和大度以及他的智慧和远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他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