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系乐府十二首·其八·寿翁兴》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此诗通过描述一位长寿老人的悠然自得,以及他对世间术数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 第一句:“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 注释:询问众多长寿的人,他们是从哪里修炼而成的。
- 赏析:这一问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秘诀的好奇和探求,也暗示了长寿可能与某种特殊的修炼或生活方式有关。
- 第二句:“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 注释: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忘却世俗的欲望,才能像草木一样生存。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老人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认为只有放下欲望,才能真正与自然合一。
- 第三句:“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 注释:才知道世间的技艺,都是劳苦转化的结果,才能变得珍贵如金玉。
- 赏析:这一句揭示了技艺背后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技艺价值的认识。
- 第四句:“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 注释:看不到满足欲望的所在,只听见放纵欲望的声音。
- 赏析:这里反映了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往往是徒劳无益的。
- 第五句:“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
- 注释:清静和谐存在于王母娘娘那里,深藏不露没有混乱。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在宁静的理想状态。
- 第六句:“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 注释:有谁能真正达到长生不老呢?这句话值得钦佩。
- 赏析:这一问是对长寿的质疑,也是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追求。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可以感受到元结对于生命、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颂扬,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想的追求。这首诗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变化,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和,从而达到真正的长寿和精神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