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诗句释义:
-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 “苦贫夫”:形容贫穷到极点的丈夫。
- “愁怨妻”:指妻子因家庭贫困而心生忧愁和怨恨。
-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
- “请君听其词”:请求您倾听他们的诉说。
- “酸悽”:形容声音或言语中流露出的悲伤、痛苦。
-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 “抱中儿”:抱着的小孩儿。
- “山下麑”:指的是山脚下吃草的鹿。这里用作反衬说明家中小孩的不幸。
-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 “庭前地”:指的是家中的土地,象征着他们的生活来源和经济基础。
- “化为人吏蹊”:原本用于耕种的土地被当作道路(官道)使用,象征生活变得艰难。
-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 “出门望山泽”:表示他们外出寻找生计时的场景,山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场所。
- “回头心复迷”:表达了回家后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 “何时见府主”:询问何时能够见到府主(可能是指官府或者某个有权的人)。
- “长跪向之啼”:形容长时间低头哀求,泪水满面,表现出对改善境遇的渴望。
译文:
谁知道那些辛苦贫困的家庭,他们的家中充满了忧虑和怨恨的妻子?请您聆听他们的诉说,难道不会感受到他们的哀伤吗?最让人同情的是他们怀中的孩子,他们还不如山脚边的鹿。空想着田间的土地,却只能变成官吏行走的道路。每次出门去寻求生活的出路时,都带着希望回到家乡,但看到的现实又使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何时才能见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府主,我愿以长跪的姿态祈求他们的怜悯和恩赐。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位贫妇及其孩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和无助。诗中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将贫妇的困境与山林中的动物作比较,突出其生活的困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