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注释
1 清明来向晚:清明节在一天中接近傍晚时分到来。
- 山渌正光华:山上的绿水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和美丽。
- 杨柳先飞絮:柳树开始飞散着柳絮,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
- 梧桐续放花:梧桐树也开出了新花,增添了春日的色彩。
- 鴽声知化鼠:布谷鸟叫声预示着春天将结束,意味着老鼠即将冬眠。
- 虹影指天涯:彩虹的出现预示了天气的变化,可能预示着远行或旅行的开始。
- 已识风云意:作者已经知道了天气变化的趋势,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性。
- 宁愁雨谷赊:即使下雨也不会影响谷物的成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乐观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生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首句“清明来向晚”,点明了时间是在清明这个特定的日子,而此时天色已晚,暗示了春季即将过去。接着,诗人描述了山上的水、杨柳、梧桐等元素,通过色彩的明暗变化和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画卷。尤其是“杨柳先飞絮”一句,不仅描绘了杨柳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随后,“鴽声知化鼠”一句引入了动物的声音,通过声音的变化来感知季节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虹影指天涯”则通过彩虹的出现来预示天气的变化,可能是一场降雨或是其他天气现象的开始,同时也象征着新的旅程或挑战的出现。最后两句,“已识风云意”和“宁愁雨谷赊”反映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认知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与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反应。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