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
啼儿冷秋簟,思妇问寒衣。
帘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
良辰日夜去,渐与壮心违。

诗句解析

1 “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 - “蚊幌”指的是带有蚊子的纱幔或纱帘,而“雨来卷”暗示雨势较大,使得蚊幌被风吹动。“烛蛾灯上稀”则描述夜晚点蜡烛时,烛蛾飞入灯内的情景。

  • 关键词注释: 蚊幌(蚊帐)、雨来卷、烛蛾(萤火虫)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夜场景,既有风雨交加的自然之美,也有屋内烛光与萤火虫相伴的温馨之景。
  1. “啼儿冷秋簟,思妇问寒衣。” - “啼儿”可能是指小孩在秋天打盹时因寒冷而啼哭,“冷秋簟”形容秋天簟子因天气变凉而显得冰冷。“思妇问寒衣”则是描写家中的思妇在为丈夫准备衣物或询问天气情况。
  • 关键词注释: 啼儿、冷秋簟、思妇、寒衣
  • 赏析: 通过这两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季节变换带来的不便的感受。
  1. “帘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 - “帘断萤火入”描绘了深夜时分,帘幕被风吹开,萤火虫的光芒透过窗户照进来的景象。“窗明蝙蝠飞”则描述了窗外月光明亮,蝙蝠飞舞的情景。
  • 关键词注释: 帘断、萤火、窗明、蝙蝠
  • 赏析: 这两句诗捕捉了秋夜中自然界生物的活动,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1. “良辰日夜去,渐与壮心违。” - “良辰”指美好时光或佳节,“日渐”表示时间的流逝。“壮心”指壮年时的雄心壮志或豪情壮志。这一句意味着随着美好的时光一天天过去,自己的雄心壮志似乎也在逐渐消磨。
  • 关键词注释: 良辰、日夜去、壮心
  • 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情感和心境变化的沉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