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
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
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
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

【解析】

“别岭南熊判官”是第一句,“十年常远道”,诗人在岭南已经度过了十年。“不忍别离声”,诗人听到离别的声音就不忍心再听下去。“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三巴是指四川的巴郡、巴东和巴西,这里泛指南方边地;而万里之行,则是指从岭南赴任的行程。“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这是描写诗人即将离开时所见到的景物。诗人看到桐花盛开,春雨初霁,梨叶满树,一片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写景生动优美,色彩艳丽,充满了生机。

最后一句“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诗人想到自己将要踏上征途,不知何时能够到达,而海上的风波又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心中不免忧虑起来。这句诗表达了对前途未卜的担忧和对大海艰险的畏惧之情。

【答案】

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

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

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

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岭南熊判官之作。首联点题,说明二人分别的时间之久和彼此相别的痛苦。颔联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诗人伫立在三巴之外,又值春光明媚时节,却要乘万里长风远行。“桐花”,“新雨”,都是春天的景物,渲染了离别时春意盎然的气氛。颈联写诗人告别友人后,登程远行,途中所见景色。“到海知何日”,既表明了诗人此行的艰难,又暗含了他对前程未卜的忧虑。末联写诗人在舟中遥望前方茫茫海面,担心海上的风波会将他的航船掀翻。

这首诗写景真切细腻,抒情委婉含蓄,富有韵味。全诗以“别”字为线索,一气贯注,脉络清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