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瓘诸孙卫玠珍,可怜雏凤好青春。
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十岁佩觿娇稚子,八行飞札老成人。
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全诗如下:
赠严童子
卫瓘诸孙卫玠珍,可怜雏凤好青春。
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十岁佩觿娇稚子,八行飞札老成人。
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注释:
- 卫瓘(guàn)诸孙:卫瓘的儿子。
- 卫玠珍:卫玠是卫瓘的孙子,珍贵无比。
- 可怜雏凤:形容卫玠年少英俊。
- 解拈玉叶:指卫玠文采飞扬,如同摘取美玉般自然。
- 认得金环:比喻卫玠能够识别并欣赏古代文人的美玉与名篇。
- 十岁佩觿(xī):十五岁时佩戴的觿形玉器,表示学习开始。
- 八行飞札(zhá):指写作八条书信,飞札意味着迅速,表现了卫玠的才思敏捷。
- 杨公:指杨炎,当时为宰相。
- 清无业:意思是清廉而不以做官为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人之作,通过赞美卫玠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第一句“卫瓘诸孙卫玠珍,可怜雏凤好青春。”诗人首先点明了卫瓘子孙中的卫玠最为珍贵,他年岁尚轻却已是少年俊彦,令人羡慕。这里用“可怜雏凤”来形容卫玠年轻貌美且才华出众,如同初展羽翼的凤凰。接着第二句话“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进一步描绘卫玠的文才,他能够自如地运用文字,如同摘取美玉般自然流畅,而且他还能够识别并欣赏古代文人的作品,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最后两句“十岁佩觿(shì)娇稚子,八行飞札老成人。”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卫玠从幼年至成年的成长过程。从十岁开始就佩戴着象征学习的觿,到八岁时已经能写出八条书信,表现出他才华横溢且勤奋好学。
整首诗在赞扬卫玠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廉不染世俗名利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卫玠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化成就的重视和对于年轻人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