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暗澹柳惺愡,池带轻波柳带风。
今日与君临水别,可怜春尽宋亭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从题干来看,本题属于“炼句赏析”。首先看第二联“池带轻波柳带风”,这两句写景很有特点,以景衬情,写出送别的场景,也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池”“柳”是陪衬景物,也是点染景物。“带”字,用得很妙,写出柳条随风轻摆,似有似无,好像带着轻波一样,写出了水波荡漾的景象。“带风”二字,则写出了柳叶在微风中翻飞摇曳的样子。“轻波”“柳带风”是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把临别时的情景写得生动而感人。“池带轻波柳带风”,是写眼前之景;接下来写到“今日与君临水别”,便转入到送别的情境。此时,诗人想到自己将与孙胜分别,不禁伤感万分:“可怜春尽宋亭中”,这句写送别之后,自己将孤身一人回到宋亭中,更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最后一句,诗人感叹自己将要与好友分别,心中不胜伤感。“可怜”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无限感慨。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无限感伤和无奈之情。

【答案】

送孙胜

桐花暗澹柳惺愡,

池带轻波柳带风。

今日与君临水别,

可怜春尽宋亭中。

译文:

满树桐花暗淡朦胧,杨柳轻摆着柳枝。

今日你我临别相送,只恨春光已逝,美景不再。

赏析:

首联写景,渲染了一种凄清、惆怅的气氛,为后文抒情做铺垫。“暗澹”二字,既形容了满树的桐花黯淡无光,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柳惺愡”,形容柳枝随风飘舞的姿态。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树枝以人的形象,更加突出了送别之际的凄凉景象。“轻波”二字,不仅描绘了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水波,更暗示了送别之时的离别之情。

进一步渲染了送别之时的凄清氛围。“今日与君临水别”,诗人与好友即将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可怜春尽宋亭中”,诗人感叹春光已逝,美景不再,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内心的无限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