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
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颦。
蹀躞桥头马,空蒙水上尘。
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
子蒙将此曲,吟似独眠人。
卢十九子蒙(子蒙:即王昌龄的字)吟卢七员外(卢七:名不详)洛川怀古六韵命余和
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
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颦。
蹀躞桥头马,空蒙水上尘。
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
子蒙将此曲,吟似独眠人。
注释:
- 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听说卢明府在空闲的时候,去洛川边吟咏《洛神赋》。
- 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颦。——海浪圆润,仿佛是洛神的笑靥;波涛翻滚,仿佛是洛神的眉毛蹙起。
- 蹀躞桥头马,空蒙水上尘。——桥头的马匹悠闲踱步,水面上泛起了一层薄雾。
- 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草芽上还挂着雪花,冰面上似乎要消融春天。
- 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远望着洛川,心中感慨万千;无法理解卢明府的言辞深意。
- 子蒙将此曲,吟似独眠人。——我模仿卢明府的诗作,仿佛是独自睡觉的人低声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洛阳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洛川的美景和诗人对卢明府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诗的开篇就以“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为主题,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创作目的。这里的“闻道”表示听闻、得知的意思,而“闲行咏洛神”则表示诗人在闲暇之余,去洛川边吟咏《洛神赋》。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洛川的喜爱之情,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文学才华。
诗人又通过“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颦”等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洛川的自然美景。这里的“浪圆”和“波斗”都是对洛川波浪起伏的生动描绘,而“疑靥笑”和“眉颦”则形象地表达了洛水的美丽与动人之处。这些诗句都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诗中还有一些关键的意象和关键词。例如,“蹀躞桥头马”,这里的“蹀躞”是指马行走时的节奏感,而“桥头”则表明了这个场景的发生地点。这个词语的运用既富有画面感,也增强了诗的意境。同时,“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这句诗中,“草芽”指的是刚刚露出地面的嫩绿的草尖,而“冰岸”则暗示了冬天的到来。这两个意象的运用,既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又使得全诗更加完整和丰满。
这首诗通过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洛川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的创作才能。同时,通过对关键意象和关键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艺术性,又具有深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