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病心怯,灯火夜深移。
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
平明天出日,阴魅走参差。
乌来屋檐上,又惑主人儿。
儿即富家业,玩好方爱奇。
占募能言鸟,置者许高赀。
陇树巢鹦鹉,言语好光仪。
美人倾心献,雕笼身自持。
求者临轩坐,置在白玉墀。
先问鸟中苦,便言乌若斯。
众乌齐搏铄,翠羽几离披。
远掷千馀里,美人情亦衰。
举家惩此患,事乌逾昔时。
向言池上鹭,啄肉寝其皮。
夜漏天终晓,阴云风定吹。
况尔乌何者,数极不知危。
会结弥天网,尽取一无遗。
常令阿阁上,宛宛宿长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句,共四对。
第一句“大觜乌”,即指大嘴乌鸦,是诗的主人公。
第二句“主人病心怯”,描绘了主人因疾病而心情忧虑、恐惧的状态。
第三句“灯火夜深移”,描绘了夜晚时分,家中灯光微弱,主人在昏暗中移动的情景。
第四句“左右虽无语”,描绘了家中其他成员虽然不言不语,但都流露出悲伤情绪。
第五句“奄然皆泪垂”,描绘了所有家庭成员都因悲伤而哭泣流泪的场景。
第六句“平明天出日”,描绘了清晨阳光普照大地的景象,与上一句的阴暗形成对比。
第七句“阴魅走参差”,描绘了阴霾中的鬼魅在四处游荡,形态各异。
第八句“乌来屋檐上”,描绘了乌鸦飞到屋檐上的情境。
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了乌鸦的各种行为和状态:
第九句“又惑主人儿”,描绘了乌鸦在屋檐上盘旋飞翔,让主人感到困惑和不安。
第十句“儿即富家业”,描绘了乌鸦作为财富的象征,给主人带来财富和繁荣。
第十一句“玩好方爱奇”,描绘了主人对乌鸦的珍爱和喜爱,认为乌鸦是一种珍贵的物品。
第十二句“占募能言鸟”,描绘了主人雇佣能言善辩的人去购买乌鸦,以期得到更好的效果。
第十三句“置者许高赀”,描绘了主人为了买到好的乌鸦,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
第十四句“陇树巢鹦鹉”,描绘了乌鸦栖息在陇山之旁的树上,与鹦鹉相映成趣。
第十五句“言语好光仪”,描绘了乌鸦的羽毛色彩鲜艳,光彩夺目。
第十六句“美人倾心献”,描绘了主人为了得到乌鸦,不惜向人献出自己的心意。
第十七句“雕笼身自持”,描绘了主人为了得到乌鸦,不惜花费重金将其关在笼子里。
第十八句“求者临轩坐”,描绘了主人亲自登台向能言善辩的人询问购买乌鸦的方法。
第十九句“置在白玉墀”,描绘了主人将乌鸦置于白玉台阶之上,以示尊贵。
第二十句“先问鸟中苦”,描绘了主人询问乌鸦在笼中的生活是否痛苦。
第二十一句“便言乌若斯”,描绘了主人听信乌鸦的话,认为它是如此聪明伶俐。
第二十二句“众乌齐搏铄”,描绘了一群乌鸦一起攻击笼子,想要逃脱。
第二十三句“翠羽几离披”,描绘了笼子被破坏,乌鸦的羽毛散落一地。
第二十五句“远掷千馀里”,描绘了乌鸦被抛掷至遥远的千里之外。
第二十六句“美人情亦衰”,描绘了主人因为失去乌鸦而心情变得沮丧和失望。
第二十七句“举家惩此患”,描绘了整个家庭都因为这件事而感到忧虑和担忧。
第二十八句“事乌逾昔时”,描绘了主人重新回到养乌鸦的生活中,仿佛一切如故。
第三十二句“向言池上鹭,啄肉寝其皮”,描绘了主人曾经提及池上鹭鸶会啄食其肉并将其吃掉。
第三十三句“夜漏天终晓,阴云风定吹”,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天空渐渐放晴,阴云消散,风也开始吹拂。
第三十四句“况尔乌何者,数极不知危”,描绘了乌鸦的命运已经非常悲惨,难以预料未来将会如何。
最后一句“会结弥天网,尽取一无遗”则是对乌鸦命运的进一步总结,暗示了乌鸦最终将被彻底捕获,无法逃脱。
整首诗以大觜乌为主题,通过描绘主人养乌的过程以及乌鸦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封建迷信和盲目追求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