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注释】
旦夕:早晨和傍晚。天气爽:天气晴朗。
风飘叶渐轻:风轻轻吹过,树叶逐渐飘落。
星繁:银河星光繁多。河汉:银河。白:明亮。
露逼:露水逼人。衾枕:被子枕头。
丹鸟:即丹凤,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月中:月亮里。
莎鸡:传说中的一种夜鸣的鸡。床下鸣:在床下面发出声音。
悠悠:漫长,深远。
此怀抱:指作者的情怀。
远情: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赏析】
《秋夕远怀》,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写景抒情,表达自己因怀念远方亲人而感到忧伤的情绪。
首句“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这里描写了清晨和傍晚的景色,天空湛蓝,风儿轻拂,树叶渐渐飘落。这是诗人对秋天的第一印象,也是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宁静、清冷、忧郁。
次句“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满天繁星闪烁,银河清晰可见,露水沾湿了被子枕头,让人感到凉爽。然而,这种清凉并没有让诗人的心情好转,反而更加沉重。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月亮中的丹鸟已经消失在夜色中,而床上的莎鸡却还在不停地叫着。这种反常现象,让诗人感到困惑,也引发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无奈。他深深地怀念着远方的亲人,但距离又让他无法接近。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助。
《秋夕远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忧愁的诗歌,它通过对秋日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手法,成功地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