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
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注】
玉泉:水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唐时为长安城内的主要水源之一,有“长安八水”之名。道中作:途中即景而写。物候:自然现象。霜:降雪。早农:早春的农民。华实:花果。夕水:傍晚的水。含风凉:含有清凉之感。遐想:远想。云外寺:寺院隐于山云之外。峰峦:山峰,山势。渺相望:遥遥相对。松门:寺院门前的松树。接官路:通往官府的大路。泉脉:泉水的脉络。连:相连。上弦月:初月。微露:隐约地露出。暗焚:暗中烧香。谷深:山谷幽深。烟壒(yà):烟雾,霭气。长:悠长。念此:想到这些。清境:清静的境界。尘事:尘世中的纷扰之事。勿滞:莫使滞留。分寸光:光阴,时间。
赏析:
这首诗描写旅途中所见到的风光,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点明题意。“楚俗”,指作者所在地的风俗。“物候晚”,谓楚地冬日来得晚。“孟冬才有霜”,则说明入冬之后,天气转冷,霜降是冬季来临的标志。这两句诗,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又写出了季节的变化,同时把楚地的气候特征揭示出来,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颔联写旅途所见之景。“早农半华实”,“早农”指早春时节耕作的农民。“半华实”谓庄稼已经成熟,但还没有收割。“夕水含风凉”,“夕水”是指傍晚时分的流水,“含风凉”则是说水边吹来的风带着清凉之意。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农村黄昏时的美丽景色:农民们辛勤劳作之后,傍晚时分来到河边,沐浴着秋风凉意,欣赏着落日余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到十分惬意。
颈联写远眺所思。“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遥望远方的思绪:他站在高高的山巅,眺望着云雾缭绕的远处寺院,山峰耸立,云雾缭绕,仿佛相互仰望一般。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寺庙的仰慕和对自然风光的欣赏。
尾联写近观所感。“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寺院景象:寺院门前有松树环绕,通向官府的大路从寺院门前穿过;泉水流淌的路径与僧人们居住的房间相连相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安详生活状态的喜爱,同时也暗示出他对当时官场纷争和世俗纷扰生活的无奈与厌烦。
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