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
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澒声少得似雷吼,缠弦不敢弹羊皮。
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
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
李家兄弟皆爱酒,我是酒徒为密友。著作曾邀连夜宿,中碾春溪华新绿。
平明船载管儿行,尽日听弹无限曲。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凉州大遍最豪嘈,六幺散序多笼撚。我闻此曲深赏奇,赏著奇处惊管儿。
管儿为我双泪垂,自弹此曲长自悲。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
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一弹既罢又一弹,珠幢夜静风珊珊。
低回慢弄关山思,坐对燕然秋月寒。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琵琶歌》。全诗共八句,分为四节。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和译文:
- 第一节:“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这两句描述了琵琶的音阶和弹奏难度。”宫调”是指琵琶上的各种调子,总共有81种不同的音阶。”旋宫三调”是指在这三调中找不到可以替代的音阶。
- 第二节:“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这两句提到了玄宗皇帝偏爱才华横溢的贺怀智,而段师在这方面与贺怀智相当。
- 第三节:“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这两句表示自从这段演奏之后,音乐技艺就开始衰落。”昆仑善才”指的是昆仑山上的神人,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技艺高超的人。
- 第四节:“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这两句表达了世间有很多奇妙的事情,但是只有像卞和那样的人才能遇到真正的美玉。
- 第五节:“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这两句描述了段师的弟子有数十人之多,而李家的管儿(即李贺)被誉为最好的。
- 第六节:“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这两句表达了李家管儿没有成为宫廷中的供品,而是被抛弃在了东都洛阳。
- 第七节:“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这两句描绘了李家管儿喜欢到处与人交往,总是忙于招待客人,但人们并不知晓他的用心良苦。
- 第八节:“李家兄弟皆爱酒,我是酒徒为密友。”这两句表明李家兄弟们都喜欢饮酒,而李贺则是他们的酒友。
- 第九节:“著作曾邀连夜宿,中碾春溪华新绿。”这两句描述了李贺曾经被邀请去创作作品,他连夜赶工,写出了如春溪般清新美丽的文章。
- 第十节:“平明船载管儿行,尽日听弹无限曲。”这两句描绘了李贺乘船出行,整天聆听着各种乐曲。
- 第十一节:“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这两句表达了李贺创作的乐曲名字众多且难以理解,而其中以“霓裳羽衣”最为优美动人。
- 第十二节:“凉州大遍最豪嘈,六幺散序多笼捻。”这两句形容了李贺所创作的乐曲气势磅礴、激昂热烈。
- 第十三节:“我闻此曲深赏奇,赏著奇处惊管儿。”这两句表明李贺听闻这段乐曲后感到无比惊艳,并在其中的奇特之处让他惊讶不已。
- 第十四节:“管儿为我双泪垂,自弹此曲长自悲。”这两句描述了李贺看着管儿泪流满面,而他自己也因这段乐曲而常常感到悲伤。
- 第十五节:“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这两句描绘了李贺泪流满襟的情景,同时用”冰泉”和”流莺”来形象地表达乐曲的哀婉动人。
- 第十六节:“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这两句表达了李贺根据这段乐曲创作出了一首名为”雨霖铃”的歌曲,使得风雨交加、鬼神为之哭泣。
- 第十七节:“一弹既罢又一弹,珠幢夜静风珊珊。”这两句描述了李贺一边弹奏一边感叹时光流逝,夜幕降临时安静祥和的氛围。
- 第十八节:“低回慢弄关山思,坐对燕然秋月寒。”这两句描绘了李贺在弹奏过程中回忆起关山的壮丽景色以及秋天的明月。
- 第十九节:“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这两句描述了月色寒冷之时,一声磬声突然响起,使得李贺情不自禁地弹奏出了一曲凄美的乐曲。
这首诗通过描述李贺与段师之间的师生情谊以及李贺的才华和创作过程,展现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才情的音乐家形象。同时,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反映了李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