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苦乐之相倚,近于掌上之十指。
君心半夜猜恨生,荆棘满怀天未明。
汉成眼瞥飞燕时,可怜班女恩已衰。
未有因由相决绝,犹得半年佯暖热。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瑕疵遣潜说。
一朝诏下辞金屋,班姬自痛何仓卒。
呼天抚地将自明,不悟寻时暗销骨。
白首宫人前再拜,愿将日月相辉解。
苦乐相寻昼夜间,灯光那有天明在。
主今被夺心应苦,妾夺深恩初为主。
欲知妾意恨主时,主今为妾思量取。
班姬收泪抱妾身,我曾排摈无限人。
乐府古题序
诗歌艺术的深刻探索
乐府古题序,一首描绘古代苦乐相倚之诗。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于人生、情感与命运的独特见解。通过逐句解析,我们将深入理解诗中的每一个字词,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诗词原文
古来苦乐之相倚,近于掌上之十指。
君心半夜猜恨生,荆棘满怀天未明。
汉成眼瞥飞燕时,可怜班女恩已衰。
未有因由相决绝,犹得半年佯暖热。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瑕疵遣潜说。
一朝诏下辞金屋,班姬自痛何仓卒。
呼天抚地将自明,不悟寻时暗销骨。
白首宫人前再拜,愿将日月相辉解。
苦乐相寻昼夜间,灯光那有天明在。
主今被夺心应苦,妾夺深恩初为主。
欲知妾意恨主时,主今为妾思量取。
班姬收泪抱妾身,我曾排摈无限人。
翻译与解释
- 古来苦乐之相倚:这一句表达了苦乐如同相互支撑的手指,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代人们常用比喻说明生活的艰难与快乐是不可分离的。
- 君心半夜猜恨生:描述了深夜里,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疑惑和怨恨。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物,而“猜恨生”则表明了该人物心中的疑虑和不安。
- 荆棘满怀天未明:这里用“荆棘”来形容心中的痛苦和困扰,而“天未明”则暗示了这种痛苦是长期而持续的。
- 汉成眼瞥飞燕时:这句可能是引用汉朝成帝的典故,成帝曾迷恋赵飞燕的美色,但最终导致其失宠。这里的“眼瞥”可能表示成帝对飞燕短暂的迷恋,而“飞燕时”则可能是指飞燕被立为皇后的时候。
- 班女恩已衰:“班”可能指的是班固,他是汉代著名的学者;“女”则可能是指班婕妤。班婕妤因为拒绝皇帝的无理要求而受到冷落,这里的“恩已衰”表明她所受的恩宠已经减少。
- 未有因由相决绝,犹得半年佯暖热:这句表明尽管两人之间没有明确的和解或决裂,但双方仍然维持着表面的和谐。这可能意味着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但至少暂时还在表面上保持和平。
-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瑕疵遣潜说:这句可能是在描述班婕妤在面对困境时,尝试以含蓄的方式向身边的人传达自己的意图,同时避免直接冲突。
- 一朝诏下辞金屋:这句可能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皇帝颁布诏书命令班婕妤离开皇宫中的豪华住所——金屋。这象征着她失去了曾经的尊贵和舒适。
- 班姬自痛何仓卒:这句话表达了班婕妤在被迫离开金屋后的痛苦和困惑。这里的“仓卒”可能暗示着她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措手不及。
- 呼天抚地将自明,不悟寻时暗销骨:这句可能是在表达班婕妤试图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但她的遭遇最终导致了她的身心俱疲和死亡。这里的“暗销骨”可能是指她的身体状况恶化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 白首宫人前再拜,愿将日月相辉解:这句话可能是班婕妤在离开皇宫后,向人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人们带来希望和启示,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照亮人们的生活。
- 苦乐相寻昼夜间,灯光那有天明在:这句可能是在表达生活中的苦难和快乐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像是昼夜交替一样不断循环。这里的“灯光”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美好,而“天明在”则可能暗示着这些美好的事物只是暂时的,并不会永远存在。
- 主今被夺心应苦,妾夺深恩初为主: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两个人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这里的“主”可能指的是拥有权力的人,而“妾”则可能是指失去权力的人。这句话表明了两者之间的权力争夺导致了对方的苦难和损失。
- 欲知妾意恨主时,主今为妾思量取:这句表达了班婕妤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的遗憾和对现在的反思。她可能希望能够回到过去,改变一些事情的结果,让一切都能重新来过。
- 班姬收泪抱妾身: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班婕妤在经历挫折后的反应。她可能深感悲伤和失望,但同时也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坚强的一面。
- 我曾排摈无限人: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班婕妤在过去的日子里,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曾经遇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挑战。这里的“排摈”可能是指排除和排斥,而“无限人”则可能暗示着她所面临的困难是无穷无尽的。
分析与赏析
《乐府古题序》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人际关系以及人性的多面性。
关键词释义
- 古来苦乐之相倚:古代的苦与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君心半夜猜恨生:深夜里,君主心中充满了怀疑和怨恨。
- 汉成眼瞥飞燕时:成帝迷恋飞燕的美色。
- 主今被夺心应苦:现在的君王受到了伤害。
- 妾夺深恩初为主:我(班婕妤)曾经得到了深厚的恩情,现在却成了新的主人。
- 欲知妾意恨主时:想要知道我现在为什么怨恨你(君王)。
- 呼天抚地将自明:呼喊天地并抚摩大地以表达自己的悲哀。
- 主今被夺心应苦:君王现在受到的伤害是因为失去了人心。
- 主今为妾思量取:君王现在应该考虑如何对待我(班婕妤)。
诗句赏析
- 古来苦乐之相倚与近于掌上之十指:表达了苦乐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了生活中的苦与乐是相互伴随的。这种关系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平衡的心态,既要享受快乐,也要面对困难。
- 君心半夜猜恨生与荆棘满怀天未明:描绘了君主内心的猜疑和不满,暗示了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这两句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紧张氛围和权谋斗争的现实。
- 班女恩已衰与曾有因由相决绝:表达了班婕妤所受恩宠的逐渐减少和她与君王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的情况。这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之间的冲突和无奈。
- 白首宫人前再拜与愿将日月相辉解:表达了班婕妤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和她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再拜”和“月”、“日”的意象,寓意着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
- 苦乐相寻昼夜间与灯光那有天明在:描绘了生活中苦难与快乐的不断循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两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主今被夺心应苦与妾夺深恩初为主:体现了君臣关系中权力更替的残酷性和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变迁。这两句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模式的变迁。
- 欲知妾意恨主时与主今为妾思量取:表达了班婕妤对君王的怨恨和期望。这里的“欲知”和“为”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权力关系的交织。
- 班姬收泪抱妾身与我曾排摈无限人:展示了班婕妤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这两句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变革中所展现出的不同面貌和应对策略。
通过逐句解析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主题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乐府古题序》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