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
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注释】

1.“处州”是今浙江丽水市。

2.“洞溪”是丽水市的一个风景区。

3.“四时清”:指四季景色都很清爽,没有污浊之气。

4.“寒叠翠”:指山上的树木在冬天里披上了白雪,显得特别苍翠。

5.“两派绿分声”:指两条水流从两边分叉流淌,发出的声音不同,好像在互相诉说着什么。

6.“混元”:指宇宙、天地万物。这里指大自然。

7.融结:融合、凝聚。

8.便:就。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丽水的洞溪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气象四时清”,写洞溪的四季景色都很清爽,没有污浊之气,突出了洞溪的自然美景。

二句“无人画得成”,说即使是有能工巧匠也很难将洞溪的景色画下来,进一步强调了洞溪自然之美难以形容的特点。

三至五句,写洞溪周围的山峦和河流。“众山寒叠翠”,描写了山峦的苍翠;“两派绿分声”,则写出了两条水流从两边分叉流淌,发出的声音不同,好像在互相诉说着什么。这几句诗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展现了洞溪的美丽景象。

六句“坐月何曾夜”,写自己常常在月下欣赏洞溪美景,而不必去夜晚的其他地方。这里的“坐月”既指欣赏月亮,也暗指观赏洞溪的夜景。

七句“听松不似晴”,“听松”指的是聆听松涛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松涛声的喜爱之情,认为它比晴空下的鸟儿歌唱更有意境。

最后一句“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则是说在大自然的混元(即天地万物)融合凝聚之后,才产生了如此美妙的洞溪景观,因此才有了“此溪名”。这句诗既总结了全诗的内容,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