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
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
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
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

【注释】

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指天台山。东南云路:指通向天台的山路。落斜行:指山势曲折蜿蜒。赤城:天台的别称。

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指天台山到处都长着药草,处处都能听到泉水的声音。

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形容山中景色奇丽。映岩:山峰倒映在水里。湿烛:指山中的泉水,像蜡烛一样燃烧,把周围的景物照亮了。云从柱底生:意思是山上的云彩好像从石柱下面生长出来的。

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指天台山还有更多的珍奇异宝和珍稀动物,可能你还没有来得及发现它们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天台山的一次游览经历。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天台山画卷。

首联“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描写了作者沿着东南方向的云路行进,一路穿越树林和村庄,最终看到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这里的“东南云路落斜行”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蜿蜒,而“入树穿村见赤城”则展现了天台山的秀美风光。

颔联“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生态环境。作者提到,无论远近还是高低,天台山到处都是药材的气息,处处都能听到泉水的声音。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自然环境的赞美之情。

颈联“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映岩日向床头没”意味着太阳光通过山洞投射出来,形成了美丽的光影效果;而“湿烛云从柱底生”则是指泉水如同蜡烛般燃烧,把周围的景物照亮了。这两句诗句生动地表现了天台山的自然之美。

尾联“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则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珍奇异宝的期待。作者说,除了前面提到的药材、泉水等自然景观外,天台山还有许多珍贵的宝物和珍稀的动物。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期待,希望能够发现并欣赏到这些美景。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游记诗,通过对天台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面感。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让人陶醉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