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见故交梳白头。
虽道了然皆是梦,应还达者即无愁。
破除生死须齐物,谁向穹苍问事由。

【注释】

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不知不觉中,年华如箭,早晨看着鲜花,傍晚看到落叶。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见故交梳白头:正在哀悼新死者的坟墓上有青草长出来,就看见老朋友的头发已变白了。

虽道了然皆是梦,应还达者即无愁:虽然知道这一切都是一场空幻,但达理之人不会有忧愁。

破除生死须齐物,谁向穹苍问事由:只有超脱生死的人能齐同万物,有谁还能向苍天质问事情的原委呢?

【赏析】

《感时三首》,共三首,此为其中第一首,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诗题之下原有小序:“时方旱甚,上以旱灾下忧民之苦,因赋此诗。”

“不觉年华似箭流”,是说不知不觉中,年华如矢,一去不返。“朝看春色暮逢秋”,是说早晨看着鲜花,傍晚看到落叶,一年之中,春花秋叶,更迭不停。这两句写时间过得多么快,暗示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见故交梳白头。”诗人想到自己与友人的交情已经断绝,不禁感叹万分。“垂青”本指帝王封赐爵禄;这里用典,是说新死的友人头上长出青草,说明他们已长眠地下,而自己还在人世,感到惆怅。

“虽道了然皆是梦,应还达者即无愁。”这是说:虽然知道这一切都像梦一样虚幻,但对于通达事理的人来说,就不会有忧愁。“了然”就是明白的意思;“皆”就是都;“了”就是完;“是”就是事;“犹”就是像。这两句是说:虽然一切都像是梦幻一样的虚无,但是对于那些通达道理的人来说,就不会有什么忧愁了。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对于通达事理的人来说,就不会有什么忧愁了。但实际上,这两句诗却是在说:即使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但是对于通达道理的人来说,也不会有忧愁的。这是因为,他们能够超越生死的境界,所以才能够摆脱一切痛苦和烦恼。

“破除生死须齐物,谁向穹苍问事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要想破除生死的界限,必须达到与万物平等的境界。那么,究竟谁能向苍天发问,了解事情的起因呢?在这里,诗人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追求自由、解脱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