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
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意六首》。
第一句:“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这句诗描述了竹子生长在一个大夏溪边,它的叶子非常茂盛,有一种特殊的质地。”苍苍”形容竹子的颜色深绿,”富奇质”则表明竹子的质地独特,与众不同。
第二句:“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这句诗描绘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叶子和茎干都在风中显得十分有力,仿佛要冲破云霄。”吟风”暗示了竹子随风起舞的姿态,而”犯霄密”则形容了竹子的高耸入云。
第三句:“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 这句诗描述了竹子受到霜雪和霰冰的覆盖,而鸾鸟却吃着竹子的果实。这里的”封”和”食”都暗示了竹子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它既承受着寒冷的霜雪,又为鸾鸟提供了食物。
第四句:“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轩辕”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而”伶伦”则是古代的音乐大师。这里李白通过提到轩辕和伶伦,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品质的赞美。
第五句:“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这句诗描述了竹子被砍伐后,根部仍然屹立不倒。这里的”俄见寻”意味着刀斧随时都会找到竹子的痕迹,而”坐相失”则形容了竹子根株依然屹立不倒。
第六句:“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这句诗提到了竹子被制作成乐器,即十二笛,并吹奏出美妙的音乐。这体现了竹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乐器。
第七句:“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这句诗表达了竹子虽然有用,但也会因此受到伤害。这里的”有用”指竹子的实用价值,而”自伤”则暗示了竹子因为有用而受到的伤害。
第八句:“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这句诗通过比较,表达了对山上草的赞美。山上草生长在山上,不受外界干扰,始终保持自然状态,所以更加吉祥。这里的”离离”形容山上草的生长状态,而”保终吉”则强调了山上草的长久吉祥。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述,展现了竹子的独特气质和坚韧精神。从竹的生长环境到竹子的用途,再到竹的命运,诗人都给予了深刻的关注。同时,通过对与竹的对比,也表达了对山上草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