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
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
旅次周至过韩士别业
春天的烟雾笼罩着桑柘树林,落日藏在荒凉的别墅里。
广阔平坦的平原上暮色苍茫,长久地吟咏不已。
故人家在这里,邀请我到渔樵所。
译文:
春天的烟雾笼罩着桑柘树林,落日藏在荒凉的别墅里。
宽阔平坦的平原上暮色苍茫,长久地吟咏不已。
故人家在这里,邀请我到渔樵所。
注释:
- 春烟桑柘林:指春日里弥漫于桑树林中的烟雾。桑树和柘树是常绿树种,春季时枝叶茂盛。这里的“春烟”指的是春天特有的景色。
- 落日隐荒墅:夕阳在荒废的别墅中隐没。这里用“隐”字形容夕阳被荒废别墅遮挡的景象。
- 泱漭平原夕:广阔的平原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辽阔、模糊。这里用“泱漭”来形容平原的宽广和模糊感。
- 清吟久延伫:长时间的吟咏声在傍晚久久地回荡,等待回应或回应的人。这里的“清吟”指的是诗人在傍晚时刻进行的吟咏活动,而“延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活动的期待和守候。
- 故人家于此:这户人家位于此处,表示诗人与这户人家有着某种渊源或联系。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过去的友人或者熟悉的人,而“此”则指代诗人所在地。
- 招我渔樵所:这户人家热情地邀请诗人去他们的渔樵所(一种以打鱼、砍柴为生的农家乐土)。这里的“招”表示邀请的意思,而“渔樵所”则是一处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勾勒出了一幅春日里,桑树与柘树交织在一起的林子中,夕阳缓缓沉没于一座荒废别墅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第二句“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画面,展现了宽阔平坦的平原在傍晚时分的辽阔与模糊,以及诗人在此地久久吟咏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第三句“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则点明了主题,指出这片美丽的土地正是诗人过去熟悉的地方,也是他此刻所向往的地方,因此诗人被热情地邀请去享受那里的渔樵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图,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