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
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杨载。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题净眼师房 - 题目是“净眼师的房”,可能是对一位名叫净眼的僧人的住处进行的描述或赞颂。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

白鸽飞(白鸽飞翔),太阳西斜,天色渐暗。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体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禅房寂静,人们在这里安静地喝茶,享受着内心的平和和静谧。”倾人城,倾人国”表达了一种力量,即通过修行达到的精神境界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周围的环境。”斩新剃头青且黑”则可能是描述一个僧人刚刚剃去头发,显得更加清瘦、整洁,反映出他内心的清净和简朴。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

这里提到了一些物品:玉如意和金澡瓶。玉如意通常与佛教有关,可能是指僧人手中的法器,而金澡瓶则是一种用于盛水的容器,象征着僧人生活中的日常需求。”朱唇皓齿”形容僧人的外貌,”能诵经”表示他能够用梵语或其他语言诵读经文,显示出他的学识和虔诚。”吴音唤字更分明”则可能是指在吴地(今江苏一带)方言中,他的发音更为清晰,表明他的语音表达能力也很强。

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最后两句描述了一天即将结束时的场景:夕阳西下,寺庙中的钟声响起,僧人们整理好衣物,准备回家。这里的“袈裟”指的是僧人穿的法衣,而“箔帘钉”则可能是指门上的挂帘和固定用的钉子。这些细节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僧侣生活画面,强调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规矩和仪式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院景象,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观察,展现了他们的修行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人物行为的细节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平静的氛围。同时,诗句中也蕴含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个人信仰。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