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注释】

(1)观江淮名胜图:观赏江淮地区的名胜风光。

(2)刻意吟云山:精心吟咏云山之美。

(3)尤知隐沦妙:特别懂得隐居遁世的美妙。

(4)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慧远禅师为什么再次来到海边的山岭呢?

(5)而我高其风:我钦佩他高尚的品格。

(6)披图得遗照:翻阅图画,得到了他的画像。

(7)援毫无逃境:没有任何可以逃避的地方。

(8)遂展千里眺:于是展开眼界,远望千里之外。

(9)荆门烟淡扫:用淡淡的水墨勾勒出荆门的烟景。

(10)明标赤城烧:明确地标出了赤城的火焰。

(11)青葱林间岭:苍翠的林木间,有一座座巍峨的山峰。

(12)淮海徼(jiào):淮河与大海的边际。

(13)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只是指向香炉峰,听不到猿猴的啼声。

(14)沙门既云灭:和尚们既然都去世了。

(15)独往岂殊调:独自前往,难道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16)感对怀拂衣:看到这些景色,内心感慨万分,于是脱下衣服。

(17)胡宁事渔钓:怎么能够像渔夫那样悠闲自在呢?

(18)安期始遗舄(xì),千古谢荣耀:安期生终于丢弃了鞋子,永远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

(19)投迹庶可齐:只要追随他的脚步,也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20)沧浪有孤棹(zhào):在沧海之畔,有一个孤单的船桨。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所触发的联想和感慨。首联“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两句点题,说明作者有意去欣赏名山大川,更懂得隐居遁世的妙处。颔联“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两句,是说慧远法师为什么还要来到海边的山岭呢?这是诗人由眼前的名胜而联想到慧远法师的事迹。颈联“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两句,诗人钦佩慧远法师高尚的品德。尾联“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两句,诗人感叹慧远法师已经去世,自己虽然也追求隐士生活,但毕竟不同于慧远。尾联“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两句,是说诗人面对名胜美景,心怀感慨,脱下衣冠准备离去,但想到自己不能像渔翁那样悠然自得的生活,就感到十分遗憾。最后两句“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两句,是说追随慧远法师的足迹,也可以实现他的理想;而在沧海之畔有一个孤单的船桨。整首诗以名胜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看破后的感慨情怀,寄托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