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
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
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
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
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注释】
阴岑:山峦。
宿云:夜幕低垂的云。
烟雾湿松柏:云雾中弥漫的雾气,湿润着松柏。
风凄日初晓:秋风凄凉,天刚破晓。
下岭望川泽:走下山坡,眺望着大江。
远山无晦明:远处的山,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秋水千里白:秋天的水波涛滚滚,浩渺万里,一片白色。
佳气盘未央:美的气息环绕在天空中。
圣人在凝碧:圣人在蓝天白云之中。
天下:天下人。
海内方晏然:天下已经安定了。
庙堂有奇策:朝廷里有高明的计谋。
时贞守全运:顺应时运,保全自己。
罢去游说客:不再去做游说之人。
予忝兰台人:我愧为宫廷中的臣子。
幽寻免贻责:独自寻幽访胜,可以免去过失。
【赏析】
《风凉原上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律诗。此诗写秋日行经高山之巅,遥望四周景色,感叹天下安定,国家富饶,自己远离权谋之争而得以隐居。
首联“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以“阴岑”点出地点,写出了高高的山峰,以及浓密的云雾,渲染出了一种苍茫空阔的气氛。“归”,是动词,表示云已散尽,山色露出,这是远景。“烟”,指山上的云雾;“雾”,指山下的雾霭,这里都是名词。
颔联“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描绘的是诗人清晨登高所见的景色。“日初晓”,指太阳刚刚升起,光线还没有完全照到地面上来,天色仍然昏暗。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早晨登高所见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颈联“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进一步描写诗人所见到的景色。“远山无晦明”,意思是说远处的山没有了日夜的界限,既不是白天也不是黑夜。“秋水千里白”,意思是说秋水波涛滚滚,浩渺万里,一片白色。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秋景。
尾联“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这两句的意思是美的气息环绕在天空中,圣人正在那蓝天白云之中。“未央”,是古代对帝王居处的称呼。这两句的意思是美的气息环绕在天空中,圣人正在那蓝天白云之中。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豪放不羁、飘逸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