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军何事敢迁延,恩重才轻分使然。
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
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
看却中兴扶大业,杀身无路好归田。
【注释】
罢都统:解除了都统之职。守镇滑州:驻守在滑州。滑州,今河南滑县。
用军何事敢迁延,恩重才轻分使然:用军之事,为何不敢拖延?因为皇帝对臣下恩宠过厚,所以臣下才能被任用。
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皇上的诏书已传到我的住处,但还没有送到军中。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我身上的官印全部摘下来了,而像范蠡那样的隐士却乘着小船回来了。
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正当北斗七星高悬天际的时候,我却要率领军队去镇守南方的燕国。
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在朝廷上与皇上相遇,我很惭愧自己过去曾为诸侯效力。三尘,指代朝廷。
看却中兴扶大业,杀身无路好归田:看着国家重新振兴起来,我只有以归隐山林为最终归宿。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抒发了作者从朝廷到边境,由朝廷到战场,由朝廷到隐居地的复杂感情。
第一句“罢都统守滑州作”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诗人是朝廷命赴滑州的,“罢”即罢免。他被任命为边关将领。第二句“用军何事敢迁延”,表达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反映了当时边关战事频繁,战事吃紧的现实情况。第三句“恩重才轻分使然”,写出了他心中的矛盾心理,既有报国之志,又有畏难之情,更有对朝廷的感恩之心。第四句“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表明了朝廷对他的信任与期待,同时也说明边关战事紧张,战事尚未结束。第五句“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描绘了诗人从朝廷回到边关后的场景,诗人卸下了身上的官印,像范蠡一样回到了隐居的生活。第六句“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写出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忠诚的信念,同时反映出边关战事的紧张局势。最后两句“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依然能够保持冷静的心态,为国家的安定做出贡献。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昔日诸侯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