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朓题诗处,危楼压郡城。
雨馀江水碧,云断雪山明。
锦绣来仙境,风光入帝京。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注释】

和:应和。于兴宗:即于兴宗,字仲文,南朝齐武帝时官至尚书左丞。登越王楼:在今南京市西南,是当时建康城的最高点。谢朓(tiǎo):南朝诗人,有名于当世。题诗处:即上《于兴宗登越王楼诗》的地方。青玉案:古代食器,以美玉为材制成,因称食器为“青玉案”。高情:对朋友深情厚意的情谊。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诗人在南京与友人同游越王楼时,应和了友人的《登越王楼》诗而作此答赠。全篇写景状物,情景交融,意境开阔,风格明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赞美之情。

首句“谢朓题诗处”,点明了地点,同时表明这是谢朓所题之楼。次句“危楼压郡城”,描绘了越王楼的雄伟壮丽。

三、四两句“雨馀江水碧,云断雪山明”,写登楼所见,写得清新俊爽,境界开阔。

五、六两句“绣幕出仙境,风光入帝京”,由写自然景观转为写人文景观。“绣幕”暗指楼阁,这里指金陵(古称建康)。“帝京”指京城,即金陵。这两句是说,从越王楼上远眺,只见那云雾缭绕的山岭如一幅锦绣般的屏风般展现在眼前。

最后两句“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抒发了诗人的情怀。“青玉案”指青玉案桌,是古人宴饮时摆放食具的地方,也泛指食具。“高情”指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诗人用典表达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友情深厚,难以回报的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