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木行》。

古木卧平沙,古木在沙漠中倒下了,卧在地上。摧残岁月赊,摧残着岁月,时间已经很长了。有根横水石,有根横放在水石头上。无叶拂烟霞,没有叶子可以拂动烟雾和阳光。春至苔为叶,春天到了,青苔就是它们的叶子。冬来雪作花,冬天来临,雪花就是它们的美丽花朵。不逢星汉使,没有人遇到星汉使者,即传说中的天上的使者。谁辨是灵槎,谁能辨别这是天上的灵槎?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古树为主题,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状态以及与外界的互动的描述,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遥不可及的美的境界。诗中对古树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第一句“古木卧平沙”,描绘了一棵古老的大树倒在沙滩上的情景。这里,“古木”指的是一棵经历了漫长岁月依然屹立不倒的大树;“卧平沙”则形象地表达了它倒下的姿态,仿佛在沉睡中。这一句诗通过对古树的形象描绘,传达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第二句“摧残岁月赊”,进一步描述了古树所遭受的摧残和岁月的流逝。在这里,“摧残岁月赊”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残酷。这句诗通过对古树遭遇的描述,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三句话分别描绘了古树的不同状态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第四句“有根横水石”,意味着古树虽然倒下,但其根系仍然牢固地扎根于水中的石头上,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存意志。第五句“无叶拂烟霞”,则描绘了古树虽然没有叶片可以拂动烟雾和阳光,但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姿态和美感。第六句“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则进一步丰富了古树的形象。这里的“春至”和“冬来”分别代表了四季的变化,而“苔为叶”和“雪作花”则形象地表达了古树在四季中的不同面貌。

最后一句“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现实中的人们如何能够识别出这样的古树呢?“星汉使”和“灵槎”都是传说中的天界使者和飞船,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超脱尘世的事物或境界。这句诗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美好境界的向往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古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它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