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
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
如何贫书生,只献安边策。

【注释】

  1. 长安道:指通往长安(今西安)的道路。
  2. 晓鼓人已行:早上的鼓声已经响起,人们已经开始行走了。
  3. 暮鼓人未息:傍晚的鼓声仍然没有停止,人们还在休息。
  4. 梯航万国来:各国的船只带着各种货物来到长安。
  5. 争先贡金帛:争先恐后地贡献金银和丝织品。
  6. 贤与愚:贤人和愚人。
  7. 官与职:职位和身份。
  8. 安边策:安定边疆的策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长安道路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各国商人争相向朝廷贡献金银和丝织品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这种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繁荣的向往和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问题。
    诗中“晓鼓人已行”和“暮鼓人未息”两句,描绘了长安道上的繁忙景象。早上的鼓声已经响起,人们已经开始行走了;傍晚的鼓声仍然没有停止,人们还在休息。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长安道上日夜不息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繁华程度。
    诗中的“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一句,则表现了各国商人争相向朝廷贡献金银和丝织品的情景。梯航万国来,形容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云集长安,场面盛大而壮观。争先贡金帛,则表明这些商人为了追求财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向朝廷进献金银和丝织品。这一细节反映了当时社会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也揭示了商人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诗中的“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一句,则表现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问题。这句话意味着,无论一个人是否贤能,他的官职和地位才是衡量他价值的标准;而那些贫苦的人,则只能默默无闻地生活。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诗中的“如何贫书生,只献安边策”一句,则表现了当时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以及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虽然书生们家境贫寒,但他们却怀着一颗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纷纷献上了自己安边的策略。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知识的重视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信任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道上的景象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同时,诗人通过对书生们的赞美,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信任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