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淅淅兮波绵绵,芦花万里兮凝苍烟。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叠浪兮沈我天。
所覆不全兮身宁全,溢眸恨血兮徒涟涟。誓将柔荑抉锯牙之喙,空水府而藏其腥涎。
青娥翠黛兮沈江壖,碧云斜月兮空婵娟。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的详细解读:
第一句
悲风淅淅兮波绵绵
- 悲风淅淅:形容秋风凄冷,淅淅作响。
- 波绵绵:形容波浪连绵不断。
- 翻译(译文):秋风凛冽,波浪绵延。
- 注释:这里的“悲风”可能指秋日的凄凉气息,而“淅淅”则传达出一种细碎且有节奏的声音。
第二句
芦花万里兮凝苍烟
- 芦花:指的是芦苇的花。
- 万里:表示辽阔的范围。
- 苍烟:泛指烟雾或朦胧的景象。
- 翻译(译文):芦苇丛中,万顷茫茫,烟雾缭绕。
- 注释:“芦花”通常是指芦苇开花后飘落的花朵,这里用来形容秋季的自然景观。
第三句
虬螭窟宅兮渊且玄
- 虬螭:指龙,此处用来形容水底的洞穴形状像龙。
- 窟宅:指的是水中的洞穴。
- 渊且玄:渊深且神秘。
- 翻译(译文):龙在深邃莫测的水底栖息,洞穴幽深且神秘。
- 注释:这里通过“虬螭”比喻水下的地形地貌,增添了一种神秘与壮观感。
第四句
排波叠浪兮沈我天
- 排波叠浪:排开波浪,形成层层叠叠的浪花。
- 沈我天:沉没我的世界。
- 翻译(译文):掀起层层浪花,淹没了我所处的天地。
- 注释:这句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无力感,通过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的情感。
第五句
所覆不全兮身宁全
- 所覆不全:被覆盖得不完整。
- 身宁全:身体得以保全。
- 翻译(译文):虽然我受到伤害,但我的身体还是完整的。
- 注释:这里表达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情绪,尽管遭遇不幸,但至少身体上未受太大损害。
第六句
溢眸恨血兮徒涟涟
- 溢眸:眼泪溢出眼眶。
- 恨血:因悲伤而流泪,泪水如同血一样。
- 翻译(译文):满眼泪水,如同流淌的血一般。
- 注释:这里通过“恨血”形象地描绘了极度哀伤的情景,泪如断肠之血。
第七句
誓将柔荑抉锯牙之喙
- 柔荑:柔软的嫩茎。
- 抉:割取。
- 锯牙之喙:锋利的牙齿。
- 翻译(译文):我将拔起柔弱的嫩茎,割掉尖锐的牙齿。
- 注释:“柔荑”在这里象征着温柔和无助,而“抉”和“锯牙”则暗示了对抗和决绝。
第八句
空水府而藏其腥涎
- 空水府:清除了水域的污染。
- 腥涎:指水中的污浊之物。
- 翻译(译文):清除了水中的污秽,使其变得清澈。
- 注释:“空水府”意味着净化或治理水质,而“腥涎”则形象地描述了污染物的存在及其带来的影响。
第九句
青娥翠黛兮沈江壖
- 青娥:年轻女子。
- 翠黛:女子的眉毛。
- 沈江壖:消失在江边。
- 翻译(译文):年轻的女子,美丽的双眉,消失在江边。
- 注释:这里的“青娥”和“翠黛”是对女子美丽容貌的描绘,而“沈江壖”则增添了一丝凄凉和无奈。
第十句
碧云斜月兮空婵娟
- 碧云:指夜空中的云彩。
- 斜月:月亮倾斜的位置。
- 婵娟:指月亮,常用来形容月亮明亮、圆满。
- 翻译(译文):天空中的碧云被斜月映照,显得更加明亮,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寂寞。
- 注释:“碧云”和“斜月”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忧郁的氛围。
第十一句
吞声饮恨兮语无力
- 吞声饮恨:默默忍受并感叹命运不佳。
- 语无力:说话时声音无力。
- 翻译(译文):默默地忍受痛苦和遗憾,无法用言语表达。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悲痛,强调了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言语描述。
第十二句
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 扬哀怨:表达悲哀和抱怨。
- 歌筵:宴会上的歌舞表演。
- 翻译(译文):只能通过歌舞来表达心中的哀愁。
- 注释:“扬哀怨”和“歌筵”形成了一种矛盾,一方面需要通过歌舞表现内心的哀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参与这样的活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从秋风、芦苇到水府、碧云,再到明月、江壖,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刻的情感。诗人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感慨;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