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为《送李判官赴东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闻道”表示听说或得知,“皇华使”指古代出使外国的使者,通常为皇家派遣的外交使节。“方随皂盖臣”则说明李判官正在跟随他的上司,即皂色车盖的官员,这里指的是朝廷官员。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封章”是指密封的文书或信件,而“通左语”则意味着书信中传达了重要的政治或军事信息。“冠冕化文身”可能指的是在古代,官员常会在身上纹绣以彰显其身份,这里的“文身”可能是指这种官服上的纹饰。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扬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区,此处可能指的是长江边的城市,如南京或者镇江。“潮声满富春”中的“富春”可能是对该地区的一种雅称,也可能指地名。这句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色,以及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辨璧吏”可能指的是鉴别玉器真伪的官员,“辨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专门的技艺,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经验来判断玉石的好坏。“恩到泣珠人”中的“泣珠”形容的是极度感激的心情,如同泪水滴落般真挚。这句诗表达了对李判官即将到来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他忠诚和智慧的赞赏。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李判官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对李判官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国家使者的尊敬,以及对其才能和品质的认可。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宋时期送别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