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归辋川作
山谷中传来疏钟声,渔人樵夫稍显稀少。
悠然自得地欣赏远方的山景,独自一人走向白云深处。
菱蔓柔弱难以稳定,杨花轻轻飘散四处。
春天东皋草地颜色斑斓,心中惆怅只好掩上门扉。
注释
- 谷口:山谷入口处。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渔樵:渔夫和樵夫,指隐居生活的人。
- 欲稀:渐稀少。
- 独:独自。
- 远山暮:远处的山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宁静。
- 白云归:形容自己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 菱蔓弱:指柔弱的菱叶。
- 难定:难以稳定。
- 杨花轻易飞:描述杨花轻盈飘逸的样子。
- 东皋:地名,这里指的是东边的山丘上。
- 春草色:春天的草地呈现出的颜色。
- 惆怅掩柴扉:因为心中有所感而掩上门扉。
译文
山谷中的钟声悠扬,渔人和樵夫的身影渐渐稀少。我悠然自得地观赏远山在黄昏时的美景,独自向白云深处走去。柔弱的菱叶难以固定,杨花轻轻飘散四处。春天东皋的草地呈现出斑斓的颜色,让我感到惆怅,只能关闭柴门掩饰我的忧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感。首句描绘了山谷中的宁静与和谐,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平和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渔樵”这一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简单生活的情怀。中间两句则通过对“远山暮”和“白云归”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通过“东皋春草色”和“惆怅掩柴扉”的形象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