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
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
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
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注释】
- 逆旅:客舍。逢佳节:逢到节日。
- 征帆未可前:指征人不能返回,故用“征帆”代指。
- 汴河:即汴水,黄河在今河南北部一段的古称。汴水发源于今陕西宝鸡县西南的嘉陵谷中,北流至河南开封市,东流入黄海。
- 楚人船:泛指南方各地的客船。
- 桑榆荫远田:桑树榆树的阴影遮蔽着远处的田野。
- 枕席:枕头和席子,这里指睡觉用的卧具。云烟:云雾缭绕的样子。
- 所居人不见:所居之人不在眼前。
【赏析】
《千塔主人》,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韦庄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时期,早年应试不第,中年一度出仕,但仕途坎坷。诗作多抒发失意感慨之思。这首写自己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感。
首联:“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意思是说,我住在客店之中,恰逢节日,可是乘船回故乡去却不可能了。“逢佳节”表明诗人是在节日里滞留在旅馆中的。“征帆未可前”,说明他想要乘船归去的愿望不能实现。诗人以逆旅(客舍)为题,写出了自己在节日里滞留异乡,不能回家过节的苦闷心情。
颔联:“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诗人从窗外望去,看到汴河水面宽阔,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南方来的船只。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客舍里所看到的景色。汴河水面宽阔,水波浩渺;门前渡船上有来自江南地区的客人。诗人通过描写景物,烘托出自己身在异乡、远离家乡的孤独感。
颈联:“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诗人放眼望去,看到四周的村落里,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都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景象。而远处的田野上,桑榆树的影子投下长长的影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自然景色。诗人用这些具体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无法见到亲人朋友的无奈之情。诗人用“枕席生云烟”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凄凉,进一步抒发了他心中的愁绪。
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寂寞和思念家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