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押韵为“上平四支”韵。
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译文:
号角声响起,使行人纷纷起身。
胡笳声悲凄而马嘶声杂乱,人们争先恐后渡河。
黄昏时分,在沙漠边际,战斗的喧嚣弥漫着尘土。
最后都系上了君王的项上,回到朝中向皇上进献。
注释:
- 从军行:一种诗歌形式,以表达出征士兵的思乡之情或战争场景为主题。
- 吹角动行人:号角的声音响起,使得行走中的人们纷纷停下脚步。
- 喧喧行人起:形容人们听到号角声后纷纷起身的情景。
- 笳悲马嘶乱:胡笳声悲怆而马的嘶鸣声杂乱无章。
- 争渡金河水:形容人们在河流边急忙渡河的情景。
- 日暮沙漠陲:太阳即将落山,沙漠的边缘。
- 战声烟尘里:指战场上的喧嚣和尘土。
- 尽系名王颈:所有的俘虏都被绑在了他们的君王的脖子上。
- 归来献天子:回到了朝廷,向皇帝贡献战利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战争画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将战场的悲壮与和平的宁静进行了强烈对照,突出了士兵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同时,通过对战场的细致描绘,也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的影响和对国家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