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
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
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
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
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
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
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
注释:
-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了悟到世间万物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及其根本原因,那么对事物的根本性质就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了。
- 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如果只计较生死,那身体又有什么罪过呢?
- 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色声等现象只是外境在人的心中产生的印象,它们并不能真正主宰人的命运。阴界是指六道轮回中的六种境界,谁能真正控制它们呢?
-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徒然说莲花眼,难道厌恶杨枝手吗?比喻修行者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 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既然已经吃饱了香积饭后的美味,就不要沉迷于声闻酒的美名。
- 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有和无都是无常变化,生和灭都是虚幻梦境。
- 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即使是生病了也是真实的,因为生病就是身体的真实状况;而追求空无的境界则会导致精神错乱。
- 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没有一种方法是真的,也没有一种方法是有罪的。这是禅宗的一种观念,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
- 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胡居士一向通达禅理,现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 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床上没有毡子垫着睡觉,但是心里却有粥在滋养。这里的“镉”指的是心中的杂念。
- 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吃饭的时候不要想着乞食,漱口的时候也不要想着吃的东西。这表示要断绝一切欲望。
- 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姑且拿着几斗米,用来救济生活。这里的“浮生”是指世俗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胡居士对于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他通过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等内容,表达了对生死、因果、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他也强调了修行者需要断绝一切欲望,保持内心的清净。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