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笏明光宫,历稔朝云陛。
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
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
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
高张多绝弦,截河有清济。
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泚。
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
荷蓧几时还,尘缨待君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情感等方面,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端”指端庄,“明光宫”,即汉代明光宫,在今北京天安门东。“历稔朝云陛”意为多年在朝廷上任职,历经多年。“诏刊延阁书”,“诏刊”指帝王的命令,“刊”是刻写的意思,“延阁书”指帝王的诏令,“高议平津邸”意为高尚的言论,出自汉朝的平津侯曹参。“适意偶轻人”,“适意”意为得志,“轻人”意为轻视别人,“虚心削繁礼”意为谦虚的态度,削减烦琐礼节。“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意为他善于得到江南地区的风气,更擅长建安体。“严冬爽群木”,“严冬”指寒冷的冬天,“爽”是通“爽”的意思,“群木”指树木,“伊洛方清泚”意为伊水、洛水正在流清,“清泚”为清水的意思。“渭水冰下流”意为渭水河上的冰块已经融化。”潼关雪中启”意为潼关的雪花开始融化了。“荷蓧几时还”意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綦毋潜时写的一首送别诗。

首联:“端笏明光宫,历稔朝云陛。” 端笏明光宫:手持笏板站立在皇宫明光殿台阶上。端:持,持物。笏(hù):手执的一种狭而长的长方形板子,用竹或木制成,上面有方形的孔,用以记事。明光宫:汉代宫殿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历稔:多年,这里指綦毋潜多年担任朝廷官职,经历了许多年月。朝云陛:站在宫廷台阶之上。

颔联:“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诏刊:皇帝命令刻制图书。延阁:东汉明帝所立的藏书处,位于洛阳南宫南里。这里指代皇帝命令刻制图书之事。平津:地名,在今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邸:官署。这里是说皇帝命令刻制图书的事。高议:高超的议论。平津邸:指汉明帝时期著名的大臣、经学大师蔡邕任尚书令期间,因被诬陷下狱,后经多方营救才免于死罪,被赦出狱后,在洛阳南宫南里平津阁讲学,与弟子们一起研究《五经》等典籍的学术活动。高谈阔论,指其高超的议论能力。

颈联:“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适意:得志,称心如意。偶:偶然,有时。轻人:轻视别人,这里指对别人不尊重。虚心:谦虚,谦逊。削繁礼:减少繁琐的礼仪,这里指减少浮华的文辞。

尾联:“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 盛得:很擅长,很擅长得到。江左:指长江下游地区。江左风:指江南地区的文风。建安体:指曹操时代的文风。这里指綦毋潜很擅长得到江南地区的文风,也很擅长建安体的写作风格。

全诗以送别为主题,从送别的场景入手,描写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依依不舍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