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璧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圭瓒,提携共饮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玉壶为题,通过对玉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纯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诗句:“玉壶知素结”,意思是说玉壶如同纯净无暇的白纸,洁白无瑕。“止水复中澄”,则是指水面如同止水般清澈,反映出玉壶的美态。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这两句诗描述了玉壶的特性。玉壶坚硬而纯净,能够接受清纯和寒冷,就像冰一样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

第三句“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形象地描写了玉壶的美丽。它的形状与明亮的镜子相似,可以清晰地反射出物体的形象;同时,它又能像夜晚的灯火一样,将物体映衬得更加美丽。

第四句“璧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则进一步强调了玉壶的美丽。它的表面光滑如璧,能够反射出圆形的光辉,使人感到清爽和愉悦。

第五句“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诗人以金罍和瑶席为例,表达了他对玉壶的赞赏之情。他认为玉壶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材质,而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美好品质。

最后一句“正值求圭瓒,提携共饮冰”,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玉壶的喜爱和珍视。他希望与朋友一起品尝玉壶中的美酒,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玉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纯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他的诗句优美流畅,富有诗意,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