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琢玉性惟坚 - 这句话表达了玉石的质地坚硬,不易受损。“琢”指雕刻,“性惟坚”强调了其固有的坚固特性。
  2. 成壶体更圆 - 描述的是制成的壶的形状更为圆润,与前面的硬朗特质形成对比。
  3. 虚心含众象 - 形容壶虽空无一物,却能包容万象。这里的“虚心”指的是谦虚的心态或容器的空旷状态,象征着容纳一切的能力。
  4. 应物受寒泉 - 表示壶能够适应各种物质,如寒冷的泉水,体现了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5. 温润资天质 - “温润”形容物体表面光滑细腻,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资天质”则指出这种品质是天生的,无需人为添加。
  6. 清贞禀自然 - “清贞”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纯洁不染;在这里,它描绘的是自然界中某些物体的自然属性,如纯净和正直。
  7. 日融光乍散 - 描述日光下,水珠或冰晶逐渐融化,光芒四射的景象。
  8. 雪照色逾鲜 - 形容雪反射出的光线更加明亮,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
  9. 至鉴功宁宰 - “至鉴”指的是最好的镜子,“宁宰”则意味着它能够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10. 无私照岂偏 - 强调镜子的公正性,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其判断或照射方式。
  11. 明将水镜对 - 形容镜子清晰明亮,可以清晰地映照出事物的形象。
  12. 白与粉闱连 - 描述白色与粉色相互交融的美丽景象,可能是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达一种和谐或美的状态。
  13. 拂拭终为美 - “拂拭”意为轻轻擦拭,强调即使是经过清洁维护的物品也会显得更加美丽。
  14. 提携伫见传 - 表示一旦被提起或展示,就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赏。
  15. 勿令毫发累 - “毫发”指极其微小的细节,这里提醒不要因为这些小细节而影响了整体的美或者价值。
  16. 遗恨鲍公篇 - “鲍公”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他写过一首诗《古风》系列中有一句“遗恨鲍参军”,但在此语境中可能是借用李白的名字来表达某种遗憾或未尽之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精致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审美情趣。作者通过对玉壶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清纯、高洁、不受外界影响的内在美。诗中的每个词句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如“琢玉性”暗示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虚心”则象征着谦虚和开放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赞颂自然美和内在美的佳作,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和谐与完美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