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
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
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凤花仍吐,停霜色更新。
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诗句释义】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

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

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凤花仍吐,停霜色更新。

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译文】

我常喜爱着那傲骨凌寒的竹子,它坚贞不屈的品格就像人的高尚品德一样。它能把“先入为主”的礼仪发扬光大,它的气节和凋落晚于它的植物相比也很相近。竹子在慢慢衰老中依然保持着完整的气节,青翠的竹林仍然生长着嫩绿的竹子。它在天地之中被用来陶冶和塑造,使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等到凤凰来的时候,竹子还会吐出新的花;到了冬天来临的时候,它的枝干也会变得如春天一般生机勃勃。我正坚守着我的操守不变,看到这情景就想到了自身的品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竹为题材,赞颂了竹子不畏严寒的坚强品性。全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过程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竹子这种植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

诗中的“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对于竹子的喜爱和赞美。竹子作为一种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象征,正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一种精神追求。

接下来的“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则进一步揭示了竹子的内在品质。竹子在面对外界环境时,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节操,不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初衷。这种坚持正义、不屈服于压力的精神,正是诗人所推崇的。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两句诗描绘了竹子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着完整的气节和生命活力。这种不畏艰难、始终保持本色的品质,正是诗人所向往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则是对整个自然界的赞叹。竹子在天地之间被用来陶冶和塑造,让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欣欣向荣。这不仅是对竹子本身的一种赞誉,也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高洁清雅品质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坚持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