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
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
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
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注释】
饭僧:给僧人送饭。饭,指供佛、施舍或供养僧人的斋饭;僧,这里泛指和尚。
别屋:指寺院内的厨房。炊香饭:指在寺中做饭时烧香祭拜。薰辛:指用香料熏制食物。不入家:意谓饭菜不进家门,即不与家人分享。薰辛,指用香熏过的食物。
温泉:指寺中的浴池。调葛面:意为泡澡。葛面,指洗浴用的草纸。净手:洗去手上的污秽。摘藤花:指采摘山中野花。
蒲鲊(zhǎ)除青叶:指制作腌鱼食品。蒲餳(zhù),一种腌菜。青叶:指腌过的蔬菜。芹齑(jī):一种腌制蔬菜。带紫芽:指带有紫色芽的蔬菜。
愿师常伴食:意为希望师父经常陪吃。消气:消除烦恼。有姜茶:指有消解烦恼的姜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绝。张籍,约766年—830年,字文昌,原籍湖乡乌江(今浙江乌镇),后迁居和州固镇(今安徽和县)。他是唐代“韩愈古文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与王维、刘禹锡等人交游甚密。他的创作虽不如其兄张旭、张祜那样豪迈奔放,但亦有清新俊逸之姿。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流畅,风格朴实自然,富于生活气息。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瞬,表达深刻的主题思想。
分别描绘了僧人在寺院内的饮食生活、洗浴习惯和日常生活情景。首句“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写僧人在寺院内的生活。第二句“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写僧人在寺院内的饮食习惯。最后两句“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写僧人在寺院内的日常活动。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僧人清苦生活的关切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