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着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诗句解读与赏析:
凉州行,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的诗歌。以下是对各句的详细解释及赏析:
-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描述了凉州的广阔沙漠地带,以及汉族人民在这里无法开辟道路的情况。”四边”指的是周边地区,而”沙皓皓”形容沙漠辽阔、无边无际。”汉家无人”表明汉族人已经无法进入或开发这片土地。
-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指出在边境地区,所有的县都驻扎了胡人的兵力,并且将军们还另外修筑了防御秋季入侵的城池。这反映了边疆的军事紧张和防御措施。
-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表达了由于战争的影响,许多家庭被迫离散,每年都有大量的士兵从西京(今洛阳)出发,前往边疆戍守。
-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说明有许多胡人来到中国后,他们中的大部分娶了汉族女子,生下的子女中男孩多为汉人,女性则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指过去的蕃族人民并不从事耕作,而现在他们也模仿汉人开始种植农作物。这里体现了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 驱羊亦着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描写牧羊的人现在也穿着绣有花纹的衣服,这是为了避免在战斗中被对方认出而采取的策略。”毡裘”是指蒙古等游牧民族的服饰。
- 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提到养蚕缫丝制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这些精美的丝绸制品却难以用于战争旗帜,反映出战争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描述城墙上的山鸡鸣叫声,以及洛阳城里的人们学习胡人的乐器演奏。这展现了文化交流和同化的过程。
这首诗通过描绘凉州的边疆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影响,同时也展示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