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赏析】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祭扫节日,本诗描写寒食时节的风俗。首句写寒食家家出城祭祀祖先。二句写老人看屋少年行,说明人们忙于外出祭祀。三句写丘垄年年无旧路,车徒散行入衰草,表现了人们扫墓后的萧条景象。四句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表现了人们在祭祀后急于离开墓地的心情。五句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写远客在水边祭祀后返回故乡的情景。六句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写人们在寒食节不烧纸钱的原因。最后写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表达了作者对先人亡灵的怀念之情。
【注释】
寒食:古代节气名,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禁火,故称寒食。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冥节”。家家出城:指各家各户都到郊外去祭扫坟墓。老人:年老的人。老人看屋少年行,指年高德劭者负责祭祀活动。丘垄:坟墓。丘,土堆,垄,高出地面的土堆。无:同“毋”,不要。旧道:以前走过的道路。车徒:车驾和随从。散行:分散行走。衰草:衰败的野草。冢头:坟头。畏:恐怕。畏有:恐怕有人。家人:此处指家中的男女老幼。来:来到。洒扫:清扫。远人:远方的游子。无坟:没有墓地。水头:河岸边。水头祭:到河边祭祀。还引:回家时带回去。引:带领。妇姑:妻子和兄弟的妻子。望乡拜:向故乡方向行礼。垄上:坟墓上的土堆。无新土:没有新添的土壤。应:应该,表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