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
谁家丹旐已南来,逢着流人从此去。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
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
谁家丹旐已南来,逢着流人从此去。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
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荆门行》,题注为“送别”。此诗前四句描写了荆门峡的景色;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与感叹。全诗以景物描绘为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江边行人力悠悠,山头不见荆州楼”写诗人和友人分别于荆门峡口,遥望远处山头,不见荆州城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颔联“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通过描绘荆门峡内道路弯曲、林木茂密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和朋友离别时的惆怅之情。
颈联“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描述了夜晚时分,诗人和朋友在一家小店中休息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尾联“谁家丹旐已南来,逢着流人从此去”则表现了诗人和朋友离别时的无奈与伤感。诗人和朋友即将分别,而前方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艰辛。这种离别之情,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荆门峡内景色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情景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