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庭才子来款扉,典校初从天禄归。
已惭陋巷回玉趾,仍闻细雨沾彩衣。
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直庐相望夜每阑,高阁遥临月时吐。
昔闻三入承明庐,今来重入中秘书。
校文复忝丞相属,博物更与张侯居。
新冠峨峨不变铁,旧泉脉脉犹在渠。
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潘锦舒。
忆见青天霞未卷,吟玩瑶华不知晚。
自怜岂是风引舟,如何渐与蓬山远。

【注释】

  1. 秘省:中书省的别称。2. 朝:上朝,指入朝廷。3. 集贤殿:收藏图书的地方。4. 天禄:指太学。5. 陋巷:贫民居住的地方。6. 玉趾:帝王的足迹,借指皇帝。7. 鸡黍:古代指用鸡肉和黄米做成的饭。8. 乌府:御史台。9. 鱼鲁:《汉书》中刘向校定经传,为避讳而改”鲁”为“鱼”。10. 直庐:直官的住所。11. 月吐:月亮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景象。12. 承明庐:东宫的门。13. 张侯:指张说,当时任中书令。14. 新冠峨峨不变铁: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15. 潘锦舒:潘岳,字安仁,晋代著名诗人,以才子自居,曾写诗云:“余雅尚清真,每感古人之思情,若合一契。”16. 蓬山:蓬莱山,神话中仙人所居之地。
    【赏析】
    此为酬唱诗,李邕到中书省访问作者,作者早朝入朝,便在集贤院,不见李邕来访,于是作此诗寄赠。前四句写李邕的来访与自己的应接。后八句写自己对李邕的怀念。
    首联点出“雨”字,是雨中见李邕来访,这是全诗起兴之处。
    颔联两句,一叹己不如人,二喜遇雨不误。“回玉趾”三字,写出诗人的谦虚;“沾彩衣”三字,表现出诗人的喜悦。
    颈联两句,写李邕来访的时间。上句写李邕来时正逢上朝,下句写李邕来访未遇,所以作者愁思不已。
    尾联两句,写作者思念李邕之情。上句忆及李邕曾官于乌府,作者曾得其指导,今见其来访,喜悦之情自不待言。下句借李邕来访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苦闷心情。
    整首诗以“雨”为线索贯穿始终,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