昴,七星一聚实不少。阿西月东各一星,月下五黄天阴名。
阴下六乌刍稿营,营南十六天苑形。河里六星名卷舌,舌中黑点天谗星,砺石舌傍斜四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描绘了夜空的星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1)
“丹元子”指的是神话中的仙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自喻或想象中的仙人。“步天歌”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即通过观察天上的星宿来创作诗歌。这里的“七宿”指的是北斗七星,是古人观察天象时用以定位的方向标志。
昴,七星一聚实不少(2)
昴星,即现代天文学所说的大角星。“七星一聚”表示北斗七星中只有一颗星星在聚集,其他六颗星星分散在四周。“实不少”意味着虽然只有一颗星星聚集,但数量仍然很多。
阿西月东各一星,月下五黄天阴名(3)
“阿西月东各一星”指的是在北斗七星的两侧分别有一颗星星。而“月下五黄天阴名”则是指这些星星所处的位置。月亮在夜晚通常呈现黄色光辉,因此被称为“黄”。在这里,作者可能想表达的是,在这些星星所在的天空中,月亮的光辉使得它们显得更加明亮。
阴下六乌刍稿营(4)
“阴下六乌”可能是指月亮下面的一些星星,如“乌贼”等。“刍稿营”则可能是指这些星星组成的星座。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月亮附近的一些星星形成的星座。
营南十六天苑形(5)
“营南”可能是指月亮所在的方位以南,也就是南方。“十六天苑形”则是指这些星星所形成的形状。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个由这些星星组成的星座的形状。
河里六星名卷舌,舌中黑点天谗星(6)
“河里六星”可能是指银河系的中心,那里有一颗名为“卷舌星”的星星。“卷舌”一词可能是用来形象地描述这颗星星的形状。而“舌中黑点天谗星”则是指这颗星星的中心有一个黑色的斑点,可能是由于恒星活动产生的。这里可能是在说这颗星星位于银河系的核心位置,并且有一个黑色的斑点。
砺石舌傍斜四丁(7)
“砺石舌傍斜四丁”是一个比较晦涩的句子,可能是在描述某个特定的天文现象或者某种特殊的星象。在这里,可能是在指某条河流旁边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的边缘倾斜,形成了四个小孔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星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天文的热爱和对宇宙的好奇。诗中运用了许多天文术语和形象生动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星空之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星星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命运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