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
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
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
【诗句释义】
- 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
注释:扁舟指的是小船,柳色带水是指柳树的颜色映衬在水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卧疾是因病卧床不起。引登临是带领我登上这座山。
-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
注释:(从)高处望去,(开始)看见三吴大地的地势;(远眺)远处,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三吴指吴郡、会稽、丹阳等地区,泛指江南一带。
- 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
注释:山中的和尚们在中午时分进行清静的打坐修行,使得整个山林显得格外清新宁静。群木指周围的树木,晴初绿霭深则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绿色植被覆盖的景象。
- 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
注释:在云雾之外,飞舞的鸟儿已经不见踪影,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吟咏诗篇。宛然意为仿佛,动归吟即情不自禁地吟咏诗歌。
【译文】
柳色的小船带着水气显得阴沉,听说你有病卧床不起,于是便引领我去攀登慈和寺。
从高处眺望,我终于看到了三吴大地的地势;在远处观望,我懂得了天下人的心志。
山中的和尚们正在午时进行清静的打坐修行,让整个山林都沐浴在清新宁静的氛围中;清晨的阳光照耀下,绿色的植物显得格外茂盛且深郁。
在云雾之外,飞翔的鸟儿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我不由得想要吟咏诗篇。
【赏析】
辛四卧病舟中群公招登慈和寺,这是一首描写游历寺庙的诗。全诗通过对慈和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联“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的场景,柳色扁舟与水相连,显得有些阴暗,而闻君卧疾则引出了诗人的登山之旅。这里的“扁舟”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小船的形状,而“带水阴”则形容了小船在水面上的倒影。同时,这一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期待。
颔联“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受。通过“凭高”和“望远”两个动作,诗人不仅能够看到三吴大地的地势,还能够洞察到天下人的心思。这里的“三吴”指的是吴郡、会稽和丹阳等地,泛指江南一带。而“四海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下之人共同心愿的关注和理解。
颈联“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具体描述了山中和尚们正在进行清静的打坐修行的场景。这里的“清禅”一词描绘了和尚们的修行状态,而“绿霭深”则形容了清晨阳光照耀下,山林中绿色植被的浓密程度。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赞赏。
尾联“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这里用“云外”来形容天空的辽阔,用“飞鸟尽”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自由和解脱感。而最后的“宛自动归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紧密相连,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