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
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
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
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芸阁应相望,芳时不可违。
送阎校书之越
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
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芸阁应相望,芳时不可违。
注释
- 南入剡中路:向南进入剡溪的中间道路。
- 草云应转微:草丛间的雾气应该已经消散了。
- 湖边好花照:湖边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非常美丽。
- 山口细泉飞:山口的细流如泉水般飞溅。
- 此地饶古迹:此处有许多古代遗迹。
- 世人多忘归:大多数人忘记了回家的路。
- 经年松雪在:经过一年的松树仍然挂满了雪。
- 永日世情稀:漫长的一天里,世间的人情事也少了。
- 芸阁:藏书之处,芸阁应是阎校书所居之地。
- 芳时:美好的时节或时光。
- 不可违:不要违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阎校书离别故土,前往越地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联“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描绘了诗人踏上通往越地的道路,周围的草丛被薄雾笼罩的景象。这里的“草云”可能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间草海,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颔联“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则转向自然景物,诗人观察到湖边美丽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以及山口细流潺潺流淌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越地的自然之美。
颈联“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故土的眷恋。他发现虽然越地有许多古迹,但人们却常常忘记回家的路,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则是对全诗主题的一个总结。诗人感叹经过一年的时间,松树上还挂着晶莹的雪花,而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也越来越少地关注世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