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沧浪峡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注释:
- 沧浪峡:指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峡谷,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 山下水声深:描述沧浪峡的地理位置,即在山脚下,因此声音显得特别深沉。
- 水边山色聚:描绘了沧浪峡两岸的山水景色,水边的山色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月照秋自清:夜晚的沧浪峡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月光洒在水面上,使整个峡谷都显得格外清澈。
- 花名春不去:春天的时候,沧浪峡的花也开得非常漂亮,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凋零,象征着四季常青的美丽景象。
-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沧浪峡虽然美丽,但它仿佛不属于人间,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同时又接近红尘,让人感到一丝世俗的气息。
-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形容进入沧浪峡后,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莫测的洞穴之中,同时还能欣赏到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尽管自己可能不是非常理解沧浪峡的意境,但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趣味,这是很难得的。
- 可以濯吾缨:在这里,“濯”指的是洗涤、净化的意思。诗人用“濯吾缨”来比喻通过观赏沧浪峡的美丽景色来净化心灵,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 斯言诚所慕:诗人对这种美景的追求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他真心地羡慕和向往这样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沧浪峡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感受。从开头的“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我们可以感受到沧浪峡的雄伟和壮丽。接下来“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进一步描绘了沧浪峡在不同季节下的不同风貌,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最后两句“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则将诗人带入了沧浪峡的深处,让他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妙体验。整首诗通过对沧浪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