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
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
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
遥羡青楼人,锦衾方远梦。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
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

道中早发

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

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

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

遥羡青楼人,锦衾方远梦。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

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

译文:
清晨在荒野小店前听到了一声鸡鸣,然后一辆装载着行李的客车便开始启动。
远处的西峰上挂着初升的月牙,而我们却在十里之外的地方被远远地送别。
长路上响起了悠扬的琵琶声,疲惫的马儿四蹄显得沉重无比。
我羡慕那些在青楼里欢歌笑语的女子,她们枕着绣花的锦被进入甜美的梦乡。
然而我的功名却与我无缘,我只能手持一柄孤独的利剑,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
行走在外,我总是感到疲倦不堪,心中总是想念着家中那片秋日的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行者早晨启程时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行人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事业的追求和无奈。
首句“野店鸡一声”,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黎明时分的画面,点明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变。接着,诗人以“萧萧客车动”形容客车的启动,形象地传达出旅途的开始和行进的节奏。
接下来的两句诗,“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则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西峰上的月亮伴随着晓雾升起,而我们在十里之外被送别。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行者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则是对行者情感状态的具体描绘。道路上回荡着琵琶声,而羸弱的马儿显得步履蹒跚、沉重无比,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增强了其表现力。
后四句则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他羡慕远方青楼中的女眷们拥有锦绣般的生活和甜蜜的梦境;但同时他也感叹自己无法得到功名,只能孤独地持剑前行。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漫长的旅程中无法停歇的辛劳,以及对家乡秋日山林的深深思念。这种思乡之情既体现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也凸显了他对家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行者的形象,并传达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