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
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
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
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
赤门堰白莲花
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
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
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
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
译文:
我戴着白色的头巾,身披青色的丝衣,驾着一只轻盈的小船,荡漾在红色的赤门堰中。
我经过无数的紫色浮萍之岸,走过了无数的白色莲花村庄。
我的袖中沾满了荷叶上的露水,我的头上吹进了阵阵松树的清风吹拂。
如今萧疏如此,怎能不让我痛饮到尽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乘船游历于红色赤门堰时所见到的自然美景和感受到的生活乐趣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之中。
第一句“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诗人身着白色丝衣,头戴青丝发带,乘一叶轻舟在红色的赤门堰中荡漾,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这里的“赤门堰”是诗人的目的地,也是他游览的地方。而“轻舟漾”则表达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情,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
第二句“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这句中的“紫萍”和“白莲”都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诗人走过千回万顷的紫萍之岸和白莲之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感受。“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馈赠——荷露洒在衣袖上,松风拂过发根。这些细节描绘出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则是诗人的感慨。他感叹如今的世态人情已经变得疏离淡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然而,他依然能够尽情地畅饮,享受当下的快乐时光。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也展现了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同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