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籍先生不肯官,絮巾冲雪把鱼竿。
一堆方册为侯印,三级幽岩是将坛。
醉少最因吟月冷,瘦多偏为卧云寒。
兔皮衾暖篷舟稳,欲共谁游七里滩。
寄毗陵魏处士朴
皮日休
文籍先生不肯官,絮巾冲雪把鱼竿。一堆方册为侯印,三级幽岩是将坛。醉少最因吟月冷,瘦多偏为卧云寒。兔皮衾暖篷舟稳,欲共谁游七里滩。
注释
- 文籍先生: 指文人或学者,不愿通过做官来表达自己的才华与志向。
- 不肯官: 表明作者对仕途的不满或拒绝,不满足于官场生活。
- 絮巾冲雪: 形容诗人不畏严寒,坚持在寒冷中钓鱼。
- 把鱼竿: 表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享受自然之美。
- 方册: 指书籍或文献,这里可能是指收藏的书籍或文件。
- 侯印: 古代的一种官印,象征着高位和权力。
- 幽岩: 指偏僻而幽深的山岩,这里可能象征着隐居的生活场所。
- 将坛: 古时的祭祀坛场,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神寄托或修行之地。
- 吟月: 指吟诗咏月,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感悟。
- 卧云: 形容人像云雾一样悠然自得的状态。
- 兔皮衾: 用兔皮制作的被子,保暖舒适。
- 七里滩: 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旅行或探访的地方。
赏析
《寄毗陵魏处士朴》是皮日休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诗中的“文籍先生”不仅代表了知识与文化的象征,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清高形象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寒冷环境中钓鱼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热爱自然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从文籍先生的傲骨到他的隐居生活,再到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无不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兔皮衾暖篷舟稳”等句子,不仅描绘了具体的物象,还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场景,更是通过这种描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因此,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情感变化。
《寄毗陵魏处士朴》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心灵的对话。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历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