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杂体诗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 平声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注释】

杂体诗:即律诗的一种形式,与八句绝句相对,每首八句。苦雨中又作:在苦雨天气中又作了这首诗。苦雨,连绵不绝的细雨。又:再次。

涔涔:连续不断的样子。经旬:十天或一个月。昏昏:昏暗。迷天:迷失方向,指迷惘、困惑。

鸬鹚(núcí):一种水鸟,形似鹅。嬉:玩耍,嬉戏。芙蓉:荷花,这里泛指莲花。相偎(wēi偎):《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有“相得枕以歌”等语,此处借指相互依偎。

鱼通蓑衣城:《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文身,使侍太液池之波。”《太平御览》引《神异经》云:“宋国有渔父者,钓于王母之泉,见一人乘白鹿从火里出,谓曰:‘子欲为天子乎?’渔父笑曰:‘吾非天子也。’遂去。后有一人,亦乘白鹿而来,问之曰:‘子欲为天子乎?’渔父答曰:‘吾非天子也。’于是二人各去。明日,渔父见一丈夫,被发文身,乘白马,从太液池中而出,谓渔父曰:‘吾乃西海之龙也,闻子言,故来问子。子非贵介之子耶?何为食水中之鱼?’渔父曰:‘吾非贵介之子也。’西海之龙曰:‘子何不为天子?’渔父曰:‘吾非贵介之子,安可为天子!’于是两龙相与入太液池中而去。今人有以渔为事,常以渔父自比,如张志和、柳宗元等人。

帆过菱花田:指渔船经过菱角花盛开的田野。菱花,菱叶上的花纹。

秋收:秋季收获。

吾:指诗人自己。无望:没有希望。徒然:徒劳无益。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苦雨天气中所作的一首杂体诗。诗中描绘了一幅雨中的自然景色图:连日的大雨让整个天地都变得模糊不清,鸟儿们在雨中嬉戏,花儿们相互依偎,鱼儿在蓑衣般的雨幕中穿行,帆船经过菱花般盛开的田野,而秋天收获却毫无希望,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